新闻
2024年10月
教育传媒到校直击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 - 2024年10月
鼓励创新实践 打造明日学府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推行未来教育,把创新科技的概念融入各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冯顺宁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设备先进创新,课程内容与时并进,除了「AI电视台」、「BSC Studio」等硬件配套,亦有「AI for the Future」、「同创共学」及「创意媒体」等创新校本课程,老师适性而教,学生适性而学,让新一代提早适应未来科技驱动的世界。
设「创新教育及学校发展部」 营造敢于创新的氛围
创新教育旨在锻炼学生的分析性思考与创新思维,学习解决现实世界中新出现的问题,同时亦要求他们具备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与策略,能快速处理和组织复杂信息,并同步思考决策与解决方法。因此学校老师成为「知识的设计者」,带领教学跳出框架,以活泼通贯的方法,让学生在学问的海洋前进,学习了解和组织新资讯。学校一直关注教师专业发展,鼓励校内团队持续进修,更设立「好点子分享」时段,让各科科组和教学部门建立交流平台,分享成功教学例子,鼓励同侪互动。
冯校长指,为施行更全面的创新教育,学校本年首度创立「创新教育及学校发展部」,以专责部门推动校内创新学习气氛,同时亦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创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部门特意由不同科组老师担任要员,团队通力合作,将新兴科技糅合至各科课程,并利用社会议题将其串连,使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同学在跨科学习中能突破俗套,内化学问。」
有创新的团队 才有创意的学生
在冯校长积极的推动下,学校老师对教学工作充满热诚,用心设计教案,常为学生举办特色教学活动,在校本课程加插具趣味性及深度的创新教案。例如为改变文言文艰涩乏味的形象,设计桌上游戏「文学斗」,并糅合中文科高中指定文言篇章课程,透过游戏与闯关,让文言文变得生动,使教学更有趣。此外,校内各科亦具备大量渗透创新教育元素的特色教案,学生可透过新兴科技,如生成式人工智能、VR和AR进行学习,促进学习动机。不少教案更会融入社会议题,成效显著,深受教育界赞誉,教案设计老师因而常被邀请到不同机构与大专院校担任讲者分享教学心得,足见校内师资之出色。
首创学界AI电视台 课程专业屡获外界认同
人工智能是学校重要的教学工具,能提供切合使用者需要的教学内容,反映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强弱项。以AI英文食谱创作课程为例:同学在英文课上学习餐桌和烹饪的专业英语字词,进而以英文指令指导AI合成菜式照片,之后在家政课上烹饪出来。创新学习委员主任孙芷珊老师表示,在人工智能绘图的过程中,同学可借由AI生成结果,自行觉察个人英语写作的能力,反思自己的文字是否到位和准确。同学的英语能力愈好,字词和文句愈丰富,AI生成的图便愈好看。AI成为一种自学、自评的自主学习工具,学生透过与AI交流,大量活用英语,且立即便可以透过生成结果收获学习成果,得到即时的回馈和成功感,大大改变昔日作文课上由老师改文,学生再度誊改的模式。
不得不提的是学校设立了学界首个人工智能电视台频道「BSC CULTURE」,在「港AI.港文化」节目中,学生更利用生成式AI技术,成功制造出能以多种语言播报新闻的虚拟AI主播。
促进跨科跨界别协作 同学学以致用 成就别人
此外,学校设计了不同创新课程,如以扩增及虚拟实境(AR及VR)教授学生力学与运动知识,或与联课活动团体BSC Studio合作,为社区长者拍摄婚纱照。
「教育不局限于课室,我们一直连结外界,为学生提供认识社会的机会,借着与外界频繁的互动和体验,从中得到启发,思考未来人生路径,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冯校长表示,学校致力与不同机构合作,如香港渔民青年会、屯门区议会等,让同学将所学用于社区和弱势族群上,以己之长帮助他人,充分发挥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冯校长更提到,有长者以毛笔写了一封长达3页的信,感谢同学为他与患有认知障碍的妻子重回旧地,拍下珍贵的一刻,借以怀缅昔日的时光,这一切,更让冯校长确信,这就是学习中最好的果报。
未来,学校将会和西贡深湾鱼排的渔民合作,在对方的协助下于校内试行养殖珍珠蚌,让学生了解保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认识深湾养殖的议题,成功养殖的珍珠更可与大专院校合作,作为开设校内珠宝设计课程的教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职业体验。